同性恋是社会的绝对弱势群体
时间:2017-11-05 16:51出处:资讯阅读:136 编辑:@www.sztz.org
同性恋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词汇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接触的信息不再是单一的、单向的了,而是多元的、多向的,多元信息的背后带来的是价值观的改变,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待同性恋群体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了。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同性恋群体,怎么看待同性恋文化呢?要讨论如何看待同性恋,那么不得不谈起同性恋现象的发展历程,然而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太复杂,我也不是社会学的专家,我只能在这里简单地进行概括。
先说说我们国家吧,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比如“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等成语就是描述同性之间爱慕之情的。古代人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变化的,或者说对于同性性行为的态度是变化的,不同的时期态度不一样,但总体上看是宽容的,有些时代甚至成为一种风尚。西汉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朝代,刘氏皇室似乎有找“男闺蜜”的传统,比如汉高祖有籍孺,惠帝有闳孺,文帝有邓通,景帝有同仁,昭帝有金赏,武帝有韩嫣,成帝有张放,当然最著名的就是汉哀帝和董贤了;魏晋南北朝,士林放浪不羁,男风盛行,从皇室蔓延到士大夫阶层,大家以有男宠为傲,有些人为了男宠甚至不惜休妻;唐宋时期风气收敛,但到了明清时期又渐成风气,张岱、郑板桥等人都曾在著书中提到自己的男宠,并且毫不介意。《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也是暧昧而神秘。当然以上男风盛行,并不代表某人就一定是同性恋,但至少可以佐证社会上层对于男风的态度。
同性恋是社会的绝对弱势群体
传统社会中,同性爱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默契:主流文化宽容地看待同性之爱,而同性恋群体也谨小慎微,不挑战主流社会的婚姻制度。
国外太远了不多说,很多名流本身就倡导同性恋文化,为之发声,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同性恋者的赞颂可谓引人注目。但因为宗教因素,国外主流文化对于同性恋文化的态度像过山车,比如古希腊时期,人们基本是欣赏的态度;最惨的是中世纪,一旦被教会发现你是同性恋,那么基本上你就会被迫害致死,所以中世纪很多同性恋被发现都会极力否认。而纵观中国历史,被发现有同性之间的暧昧行为最多是被打板子,所以你大概无法想象二战时期,纳粹将数万名同性恋者或疑似同性恋者关进了集中营,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了。直到二战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同性恋群体开始从民间走向官方,从文化生活走向政治生活,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群体更接纳了。
在我国,至今很多人不了解同性恋,很多人觉得自己身边不可能存在同性恋,也不想了解。这样的想法让我想起了现在的台湾,没错,就是“湾湾”!感觉这样的人和“湾湾”们没有区别,“湾湾”们双手遮住眼睛不想看清大陆的真正实力正如这些人遮住双眼不想看到同志群体的存在——井底蛙!然而心外无物是不可能的,世界并不是你不想看到,事物就不存在的。我记得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对这样的人也进行过分析,详情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那本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你身边真的不存在同性恋群体吗?先别急着肯定,首先同性恋这种性倾向没有在外的表现形式,它不可能通过外貌判断,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只能通过本人确认,那么你怎么敢肯定你身边不存在呢?其次,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我国同性恋的人数比例进行过研究,有的说是1%,有的认为是3%,也有的认为是6%,但大多数认为3%左右比较准确。虽然3%的比例相对数量不高,但以我国的人口基数,绝对数量则相当庞大——将近4200万,即是是最低的1%也将近1500万人,多么庞大的数字!所以根据常识理解,只要我们是一个正常人,生活圈子够广,你的身边绝对存在同性恋人群,没准就是你的亲戚朋友。只不过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他/她不敢告诉任何你,当然可能也没有必要告诉你,因为毕竟是个人隐私。因此,对于同性恋群体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宏观认识。
同性恋是社会的绝对弱势群体
我们对同性恋群体有哪些误解呢?
【同性恋违背自然规律?】
很多人喜欢从自然法则上来讨论同性恋,很多人说同性恋是违反自然的,因为同性恋的存在否决了人类繁衍的可能,这是自然不允许的!然而学者们发现,从古至今同性恋的存在的历史就并没有断裂过,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甚至是动物界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西方,当人们使用催眠、电击、手术损伤额叶、切割生殖器等等手段都无尽于是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同性恋是不能改变的。我想大自然是有趣的,它的规律和法则就是“和而不同”,它不喜欢千篇一律,只是人类喜欢。
【性取向会传染?】
前不久台湾通过了第一部同性恋婚姻法案,在国内的同性恋群体中也产生了轰动,这是亚洲同性恋平权运动的一次胜利。然而在台湾很多人表示反对,其中大部分是家长,他们认为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我对于这样的观点表示理解,但是绝不支持。首先,目前没有任何科学可以证明性取向是可以改变的,即使是孩子,我不认为当他们看到两个男生在一起拥抱或者接吻后就会改变性取向,如果性取向真的可以改变,同性恋就是个伪命题了。其次,同性恋平权是重要的人权问题,不应该以没有证据的怀疑和忧虑阻碍人权的发展。
【只要是同性恋,就有艾滋病?】
同性恋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艾滋病在世仅仅30余年,二者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因为同性恋群体特殊的性生活方式才导致他们更容易感染,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在艾滋病流行之初,基本上异性恋是传播的主要人群,但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同性恋群体的生活方式更开放,不加防护的性生活方式让他们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播的对象,但和异性恋、吸毒人群等相比是不是主要对象目前还没有结论。
同性恋是社会的绝对弱势群体
在现代社会,同性恋群体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他们备受家庭、工作、人际交往的压力,他们不敢面对家人催婚的眼神;不敢和恋人在大街上牵手;不敢把对象领回家。他们没有权利结婚;他们没有权利继承相互的遗产;他们没有权利给对方在手术同意书上面签字,然而这样的性取向又是他/她们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选择忍受。
不论在何种专业角度,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我们对于他们的理解和帮助远远不够。同性恋群体所涉及的利益很广泛,牵扯到的社会问题也很多,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些已经迫在眉睫了,比如“同妻”“同夫”问题、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广泛传播等,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绝不是压制同性恋群体,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基本上只有引导,引导社会大众对于同性恋群体更加包容、接纳,从而减少同性恋群体被迫结婚现象的发生,引导同性恋群体洁身自好,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笔者曾在大学毕业论文中对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不同高校的近十名男同性恋大学生一对一地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很早就认识到了自己的性取向,他们的自我认同度也很高,他们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未来也会为了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而努力奋斗。
可见,目前年轻的同性恋群体正在成长,他们有自己更加独到的思想,他们也必然会为了自己的幸福与主流的社会舆论进行博弈,相信未来的社会会在这样的博弈中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包容!
下一篇:在同性中最受欢迎的星座